關註:臺海威剛記憶體網海峽導報
  臺海網(微博)3月4日訊 墾丁公園核三廠出水口海域,發現臺灣新紀錄物種“光棘冠海膽”,將墾丁海域發現的海膽種類推增烤肉至24種。
  臺灣墾丁公園核三廠出SD記憶卡水口海域,發現臺灣新紀錄物種“光棘冠海膽”。
  “光棘冠海膽”的發現,將墾丁海域發現的海膽種類推增隨身碟至24種。
  墾丁公園管理處今天表示,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黃興倬博士,日鼎曜餐飲製冰機前在墾丁核三廠出水口附近潛水調查時,發現1只從沒見過的海膽,帶回鑒定後,證實是臺灣新紀錄物種“光棘冠海膽”。
  墾管處表示,“光棘冠海膽”和俗稱“魔鬼海膽”的刺冠海膽,同屬於冠海膽科,紅褐色的體殼直徑約3公分左右,屬於小型海膽,最大的特色是身上有一種長度超過6公分、細如毛髮卻富有彈性的棘刺。
  根據文獻記載,“光棘冠海膽”屬夜行性的海膽,白天棲息在珊瑚礁縫隙的背面,會利用口面的短棘在海底快速爬行,移動速度可達每秒3公分,算是海膽一族中的“飛毛腿”。
  墾管處指出,“光棘冠海膽”的分佈紀錄,雖然廣泛分散於西太平洋的沿海與海洋性島嶼上,但是相當罕見,這次除了採集到完整活體標本,並拍攝到生態照片與影片,對於瞭解習性有很大的幫助。
  墾管處說,近年海底攝影風氣盛行,許多潛水客在墾丁記錄到相當多種過去以為只有島外的珊瑚礁才看得到的珍稀生物,無形中帶動了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風氣。責任編輯:蘭文  (原標題:臺灣墾丁發現“光棘冠海膽”堪稱“飛毛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f12dfkiz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